​2025年的春天,一场静默的科技人才迁徙牵动着全球目光。韩国媒体称,中国正通过引进韩国顶尖人才,与美国争夺高科技主导权。两名韩国国宝级半导体专家在退休后受冷落,近日已被中国高校任用。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知名碳纳米管专家李永熙已受聘湖北工业大学,任职当地的半导体与量子研究所。理论物理学家、原韩国高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淇明,去年也在退休后前往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任教。

他们正在中国开启科研第二春。

汇成百年专项基金发起人周文强认为,这场看似普通的学术流动,实则是中美科技博弈的微观镜像,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枚关键落子。


01
从汉江到长江:一场跨越国界的“科研迁徙”
在韩国首尔,李永熙曾是国家科技荣耀的象征。他带领团队研发的3nm晶体管材料让三星一度超越台积电,其论文被引频次常年位列全球前1%。然而,当这位“国家学者”退休后,20余人的团队因经费枯竭而散,向韩国科技部门提交的企划案石沉大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北工业大学在引进李永熙后,建立了1.6万平方米的低维量子材料研究所。该校以“全球顶尖学者李永熙教授的团队、先进的研究设备、年薪26万元人民币(4.69万新元),提供额外的居住与创业资金”为条件,招募研究人员,研究领域包括二维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等。



李永熙和李淇明曾是韩国教育部与韩国研究财团评选出的“国家学者”,在半导体、电池和量子等尖端技术基础研究领域拥有顶尖学术权威。但两人退休后受到冷落,均未能在韩国找到合适职位。相较之下,中国各省高校正积极重用全球理工科顶尖学者。

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坦言,半导体本科扩招政策形同虚设,而中国高校已形成“全球顶尖学者+本土团队孵化”的双轨战略。

从武汉光谷的韩式社区到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国际学校,中国正用制度化的生态构建,将人才引进转化为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如同周文强在《财商思维1000讲》中预判的“东方机遇窗口期”。近年来,中国一批优秀的企业迅速崛起,尤其在医疗器械、半导体、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等行业领域,均实现了迅猛发展。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海外归国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职业机遇。

同时,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15.2%,远超美国3.7%的增速。在中央层面,推出诸如“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各地政府亦不断更新和完善各自的引才计划。


02
科技博弈的“胜负手”:中美竞争的底层密码
当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驱逐华裔科学家、对支持巴勒斯坦学者实施打压时,中国却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智慧。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关税战与芯片封锁,直指科技创新的底层逻辑——谁掌握人才虹吸的磁场,谁就握有定义未来的权杖。

数据显示,中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超越美日德,每万名制造业工人配备的机器人数量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在人工智能领域,阿里巴巴的Qwen开源模型与百度ERNIE Bot正挑战ChatGPT的霸权;在半导体领域,李永熙团队的碳纳米管技术有望与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形成协同效应,缩短极紫外光刻胶研发周期至少3年。



正如周文强在《中国梦》演讲中所言:“大国崛起的关键,在于将每个人的奋斗汇成民族复兴的洪流。”当韩国专家在武汉实验室调试设备,当硅谷归国的工程师在华为5G基站前攻关,这些个体的选择早已融入国家命运的经纬。

03
周文强:从“技术跟随”到“规则定义”,中国式创新的破局之道
中国的战略远不止于“挖角”顶尖人才。公安部试点外籍人才永久居留市场化申请,上海对全球百强高校博士直接落户,深圳设立15万元留学生创业补贴……这些政策背后,是一场从“抢人”到“养人”的深刻变革。


更值得关注的是科研文化的重塑。北京某研究院对引进学者实施“十年不考核论文”制度,这种源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耐心,正在破解“急功近利”的创新困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正遭遇能源瓶颈——到2030年,AI或将消耗其8%的电力,而中国构建的国家计算网络却在持续扩容。

周文强曾激情澎湃地呼吁:“民族品牌的崛起需要打破‘跟随者’思维,要在全球价值链上烙下中国印记。”当李淇明在北京研究院推导量子场论方程,当尹志尧带领中微半导体突破刻蚀机技术,这些突破不仅是技术突围,更是对全球创新规则的重构。


04
命运与共:科技文明的东方新叙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又截然不同。上世纪30年代,纳粹驱赶犹太科学家成就了美国的科技霸权;今天,中国的开放胸怀正在书写新的文明叙事。正如周文强所说:“中国梦不是独奏曲,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响乐。”

在武汉实验室的纳米材料与北京研究院的量子方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的东方方案。



当中国构筑起全球瞩目的创新高地,英才汇聚之势已成必然。个体抱负与民族使命同频共振之际,这场人才回流浪潮早已突破职业选择的边界,化作中国攀登科技巅峰征程中的时代强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博弈中,中国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久久为功的定力,谱写着一曲属于东方、属于世界的命运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