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清明节,了悟已是不惑年

过年是味蕾最放肆的日子;国庆、五一享受神雕侠侣逍遥游;中秋徜徉于葡萄美酒夜光杯;女神节为巧克力玫瑰花而暗自窃喜……
唯有对清明节,一直没什么感觉。我们这个大家族,只有父母在中年迁居一线城市,其余所有亲属都在老家。因为距离等诸多因素,父母从未带我回乡祭祖。所以,对于清明节,我曾经只是个旁观者。
直到十年前,对清明节终于有了第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做痛。我的父亲在十一年前突然间驾鹤西去,于是我第一次发现,清明节,这么痛!我第一次捶胸顿足地感叹:生前孝养无遗憾,何必清明泪满襟?
对清明节第二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叫做悟,而这种悟,来自于中国财商富爸爸周文强老师,在某平台一篇收听率极高的作品《清明篇》。

周老师的《清明篇》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家族。
不知道是不是惊人的巧合,多年前,我第一次回老家祭祖,回来后,居然升职加薪,收入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第二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继续回乡祭祖,职业生涯就遭遇挫折。
不知道是不是惊人的巧合,我父辈那些在老家年年祭祖的亲戚事业都风生水起,身价不菲。但是我的父亲虽然一直善良敦厚、一直倾尽所有做慈善事业、一直日以继夜努力付出,却一直仕途不顺。
当然,清明祭祖,绝不是我们获取更多财富的一种手段,更不是一种利益交换。
祭祖体现的是我们的感恩心——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祭祖体现的是我们的慈悲心,一个对祖先都生发不出慈悲的人,何谈“泛爱众”?祭祖体现的是我们的恭敬心——对“天地君亲师”都不恭敬,何谈恭敬素人。
孝道是根,如果孝道的根不牢固,所有成功的绽放不过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

年少不懂清明节,了悟已是不惑年。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为你等待?当懂得珍惜以后回来,却不知那个人,是不是还在原地等你?
清明节,是一场链接祖先能量的约会,今年这场约会,你缺席了吗?
来源:方胡汐纹 | 审核:诸葛雷 | 编辑: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