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终于为老师撑腰了!

一直以来,教育惩戒权话题备受关注,一边教师管不了、不敢管,教师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一边是个别教师以体罚代替教育惩戒,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并引发社会质疑、损害家校关系。



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依法惩处对教师的侮辱、诽谤、恶意炒作等言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平民教育工作者周文强认为,把“戒尺”(教育惩戒权)还给老师,这代表了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


01
现状:学生家长的投诉与老师的无力感

周文强说,“我是一名给大家讲财商和经营的讲师,同时我也是孩子的家长,不过,无论我哪一个身份出发,都同意老师把“戒尺”还给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孩子适当惩戒,而且也希望教育部门维护老师的教育惩戒权”。

现实中,这十几年来,由于教师的惩戒权缺乏必要保障,大部分老师时常有一种“无力感”。

这些“无力感”来自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不够,也来自家长对于老师管教的不理解,让老师在日常教育和纪律管理上变得“弱势”。另外,学校、教育部门很怕家长投诉,使得执行“惩戒权”的老师倍感无奈,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孩子的错误没能及时给予更正。



很多老师说,为了避免引发更多纠纷,只能选择忍耐,结果陷入了被动和弱势地位,变成了“隐形的弱者”。老师在维护秩序和纪律上的正当举动,却受到很多无形的束缚。一些老师只能在“严厉管教”和“听之任之”之间挣扎。失去了权威,工作开展起来困难,老师们只能感慨:“有力无处使。”

“我记得我小时候去上学,我爸就跟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该打就打,手下别留情。”很多70后、80后的都有这样的回忆。

现在的家长可不一样了,老师不要说体罚学生了,就是在班级里公开了分数,都有家长把老师投诉到教育部门,美其名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现在老师遇到这样的熊孩子不敢惩罚,害怕家长举报,怕家长一个不开心就发负面新闻到网上,到时候舆论可能变成学校体罚过度,故意伤害。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减小社会影响,不顾老师感受,反过来惩罚老师,助长不少学生的歪风邪气,甚至还助长校园霸凌。

多鼓励孩子们是没错。但教育只有鼓励,没有惩戒,就是现代教育?好的教育?

02
周文强:惩戒不等于体罚,批评不等于侮辱


“惩戒不等于体罚,批评不等于侮辱。”周文强说,把“戒尺”(教育惩戒权)还给老师,并不是让每个老师都可以使用戒尺体罚学生。

维护教育惩戒权对教师而言意义重大。首先,它赋予了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权威,使其能够更加自信地履行教育职责。过去,由于惩戒权不明确,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时常常感到无奈和无力,担心因管理学生而引发家长投诉或社会指责。现在,明确的惩戒权为教师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让他们能够挺直腰杆,大胆管理,不再因顾虑重重而畏手畏脚。



中央的支持还保障了教师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教师可以运用合理的惩戒手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避免不良行为在班级中蔓延,从而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师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工作本身。

此外,维护教育惩戒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教师不再是被束缚手脚的教育者,而是能够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专业人士。这将吸引更多有教育理想和责任感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3
周文强:戒尺就像知止的代名词

周文强认为,如果实施教育惩戒是一次“投资”,老师期望的“回报”就是学生行为改变。老师们一定要在当前的法律法规下合理使用。另外老师也要知道教育惩戒权并不是唯一,正如投资需要多元化,教育也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包括鼓励、引导、沟通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而不是过度依赖惩戒来达到教育目的。

“戒尺还给老师”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或否定现代教育理念的行为。它实际上是对教育过程中惩戒权合理运用的一种呼唤和期待。在尊重与规训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法律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既充满关爱又充满挑战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规则与自由的交织中茁壮成长。

周文强认为,知止是一种人生智慧!



假如我们把“教育惩戒权”当做戒尺。这把戒尺就是让学生一辈子记得,这是个错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止住而不要再继续。

《礼记》中《大学》篇这样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其实,我们的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一把“戒尺”,比如前些年,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人盲目去投资,甚至借网贷去投资,结果血本无归,欲哭无泪!有的人被欲望所挟制,刷来刷去,钱成了数字,而陷入了信用卡危机。这时候你就会想,在我们刚刚犯错误的时候告诉我们停下来该有多好!就像孩提时,你的班主任你因为不会背而被罚站、留堂。

你现在就需要一把“戒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