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书改变命运过时了”;有人说:“读书改变命运是痴心妄想”。可是有这样一群孩子们,他们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并且不惜以命相搏。


 
《翻山涉水上学路》这部纪录片,就记录了这样一群孩子惊心动魄的求学路。

马塞族人的孩子,上学要步行十几公里,需要穿越大草原。孩子们可能会遇到大象、犀牛、狮子……随时随地有可能遭遇险境。

险象环生的上学之路,令人心惊胆战。有老师说:如果一个学生迟到了,那就意味着他可能永远也来不了学校了。

尼泊尔有所学校位于河流另一侧的山谷。有群孩子每天上学都要经历如同电影镜头一般的惊险之旅。

徒步翻越高山,冒险搭乘顺风车,每天利用摇摇欲坠、年久失修的钢索和上面的铁框往返,穿越60米宽、白浪翻滚的湍急河流。



“这条河,会吃人”。一不小心落水很可能一命呜呼,曾不止一个孩子掉落水中受伤。

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冬季平均气温零下50℃,最低气温甚至低至零下70℃,极端低温让人不能长时间呆在室外。

这里的孩子每日在世界上最寒冷的上学之路往返,出门上学必须穿6到7层衣服,否则容易冻伤。很多孩子还需要顶着刺骨的严寒,走一大段路去乘校车。

若校车抛锚,司机必须在半小时内修好,否则车里的孩子会有生命危险。曾有人因为汽车抛锚而被冻死在车内。

孩子们挑战着身体的极限坚持读书,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走出这全球最冷的地方,去到更温暖的天地。

读书,是他们与命运抗衡、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唯一方式。



“我把他的命运交给神灵,剩下的我就无能为力了,我只希望神灵能在上学路上保佑他。”片中,一位4岁男孩的母亲如是说。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重温这部纪录片,再度被那些拼了命也要读书的孩子所感动。

与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放弃读书的孩子相比,很多城里人想读书很容易,却不懂得珍惜。

一位北大的教授曾谈及国民阅读的现状: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读书。

如果每个人想读书,都要像那些孩子一样穿越生死线,相信不会再有厌学、逃学、沉迷游戏不读书的现象,书架上不会再躺着一沓沓闲置多年、从未被拆封的书。

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才加倍珍惜。如果孩子或者自己找不到读书的动力,就去看看那些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能捧起书本的孩子们吧。



周文强,因为父亲破产、家道中落,年少辍学离开了校园,痛失了上学的机会。

17岁在郑州卖MP3时,周文强无意中看到一本《富爸爸穷爸爸》的电子书,仿佛一位孤苦无依的少年意外捡到了一本武林秘籍,周文强的梦想,在那一刻被点燃了。

从那以后,周文强爱上了读书,一发而不可收。周文强说自己是靠读书改命的。为了让更多人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周文强多年来持续在书友会解读改变自己命运的书籍。



读书到底能否改变命运呢?周文强说:“你相信读书能改命,读书就能改命,你不相信读书能改命,读书就不能改变你的命运”。

在民国,泥瓦匠的女儿郭德洁就因为读书改变了命运,走出县城,一步步走上总统夫人之路。如果她不读书,或许只能成为一位工匠夫人。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也是一个相信读书能改命的人,后来也因为读书而改变了命运。

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娃,家境在全村是垫底的,每天吃着黑面馍,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物质的匮乏,挡不住他在精神世界里畅快地吮吸甘露;经济状况的捉襟见肘,挡不住他因为书籍的滋养,成为精神世界的王者。

少平经常独自躺在打麦场的麦秸垛上,如饥似渴地看书。

读书,让他发现他所生活的小山村之外,还有另一个更精彩的世界;读书,让他明白了平凡人也有一种能扭转命运的方式,那就是不懈奋斗。

路遥这样评价读书对于少平的意义:“书把少平从沉重的生活中拉了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堪。”



不是每个人都能靠读书改变命运,但是读书,至少是改命的途径之一,并且对于每个平凡人,是门槛最低的途径。

在世界读书日,想想那些“玩命”读书的孩子们,捧起一本许久不曾打开的、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本,珍惜与作者跨越时空对话的当下,去探索一个无比广袤的未知世界。

请相信,无论读书是否能改变你的命运,你的生命,都会因为好书相伴而更加五彩斑斓。

作者: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