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因果等式,道出人生的真谛
 
人生之果,皆由己造,因果循环,自有定论。
 
生活就像一个回音谷,你做过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命运,命运就会以相同的方式回馈给你。
 
包容别人=善待自己
 
海能容纳百川,在于有容之量;人生宽广,在于有容人之量。
 
罗兰有言:
 
“宽恕可以交友,当你能以豁达光明的心地去宽恕别人的错误时,你的朋友自然就多了。”
有时候,包容别人的过错,既是给他一个台阶,让他化险为夷,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为自己积累人情。
 
给别人一份包容,还自己一片净土。
 
对错翻篇,人生才能拨云见日;减少不必要的烦恼,生活才能更加从容。
 
怨恨别人=折磨自己
 
人生最大的痛苦,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内心的煎熬。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面对过往的伤害,我们原本可以选择放下,却因为执念,让自己越陷越深。
 
试想:当一个人来回翻看陈年的旧账,反复咀嚼沉重的过去,每日在怨恨中痛苦挣扎,他的生活又怎么会开心呢?
 
人生就像一场旅程,身上背负的东西越多,前进的步伐就越艰难。
 
心存怨恨,于别人无伤,除了折磨自己,别无他用。
 
很多时候,放过别人,也是解脱自己。
 
伤害我们的人,忘记就好,何必耿耿于怀?遭遇的烦心事,放下就好,何必斤斤计较?
 
人生从来都是苦乐参半、悲喜交织,与其被恨意折磨,不如坦然面对,与往事和解,让过往随风。
 
谦让别人=豁达自己
 
待人接物,学会谦让,是我们行走于世间的一大准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汉文人陈嚣与乡民纪伯是邻居 ,一天夜里,纪伯偷偷把篱笆移向陈嚣的地里,以增添自己的土地。
 
陈嚣看见后不仅没有和他争执,还等纪伯离开之后,悄悄地拔去篱笆,又往自己的地里移了一丈,把土地添给纪伯。
 
纪伯知道后,惭愧不已,自动偿还了所侵占的地,而且又往自己后处退出一丈。
 
《菜根谭》有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
 
为人处世,不妨谦让一些、豁达一些,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干戈也会化为玉帛。
 
嫉妒别人=忧愁自己
 
莎士比亚曾说:“善妒者必惹忧愁。”
 
嫉妒就像一叶屏障,遮盖双眼,让人看不到远方,最终导致路越走越窄,直到进入绝境。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一起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韬略。
 
庞涓深知孙膑才能远胜于自己,嫉妒心使他心中充满怨恨,于是便设计陷害孙膑私通齐国,断其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使他身心受辱。
 
后来,孙膑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庞涓智穷,临死之际仍心有不甘,大骂孙膑。
 
花有枯荣、人有起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高光,也有各自的低谷。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
 
嫉妒别人却从不正视自己,不但摆脱不了生活的困境,还会增加精神的内耗,让自己饱受煎熬。
 
与其嫉妒别人的辉煌成绩,不如默默修炼自身的能力,努力向下扎根,未来才会一路生花。
 
欣赏别人=提升自己
 
欣赏像一面镜子,既能认识别人,也能照清自己。
培根曾说: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学习别人强项,可以补齐自身的短板;给予别人掌声,可以获得前行的动力。
 
只有看到别人的优点,才能反观自身的不足,然后虚心学习,从而变得更加完美。
 
试着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你送出的每一颗糖,最后都会回到自己手里。
 
人的一生,无论身处哪个位置,懂得欣赏别人,才能邂逅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