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落幕,中国代表团凯旋而归,这个夏天,捷报频传的奥运健儿和把自己关在家中做吃瓜群众的年轻人,形成鲜明反差。

 
 
可能是怕疫情怕台风怕暴雨,选择安全第一;可能是有过某段越折腾越亏空的过往,选择“静以修身”;可能是工作中屡屡受挫,不想再经历被老板劝退的窘迫……总之,把自己缩在壳里,暂时不敢再踏上人生的战场——自己也许真的不是冠军的料,荣耀终究和自己无缘,何必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开始拒绝生命中所有的赛事。
是的,每一届奥运会,我们能记住的那些名字,往往都是冠军,亚军或季军,似乎都印象模糊。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冠军,所有的闪光灯都对准颁奖礼上站的最高的人,所有的光环、掌声和赞美都聚焦在金牌背后……
少有人关注到还有那么多同样拼过、哭过、痛过、爱过的灵魂,止步于三强之外。
中国女排哭了!郎平,讲不出再见;谢震业未闯入200米决赛,却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跑进男子200米半决赛的选手;泳坛老将徐嘉余无缘百米仰泳领奖台,感叹岁月不饶人……还有很多同样为中国奥运奋斗过的热血同胞,却少有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这辈子,能做到激流勇退固然光鲜。然而只要全力拼搏过,没有在顶峰时谢幕,或者还未登顶,就已谢幕又如何?总好过此生,连拼搏的勇气都没有。
无论是女排还是谢震业、徐嘉余,虽然没有在东京奥运领奖台看到五星红旗在头顶升起,却也为自己人生的征程赢得了另一种意义的“金牌”。
那些闭关青年,很多事还没做,就已经按了暂停键:“万一失败怎么办?万一赔钱怎么办?万一被嘲笑怎么办?”
面临生命旅途的奥运赛场时,很多人选择做逃兵。害怕拿不到名次,害怕黯然离场,害怕做冠军的绿叶。
都想成为中国举重梦之队成员,都想成为管晨辰或杨倩。然而在生命的跑道上,太多人选择了怀疑:“冠军能有几个?为什么会是我?”因为怀疑,干脆停滞不前,连起跑都省略了。
发令抢响,看着别全力以赴奔跑。还会冷笑一声:“跑啥呀?再拼命,还不是负债累累?跑得越快,负债越多。还不如我“如如不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在这个疫情反复、暴雨横行、台风肆虐的夏天,让人裹足不前的借口太多了——这年头不陪就是赚,先按兵不动;疫情严重,还是别添乱;台风预警,先歇两天……借口一大堆。然而人生,有多少岁月可以等待?
同样是花样年华,有人还在拿着父母的退休工资啃老,美其名曰“闭关修炼”,有人已经数次登上了世界的领奖台,为国争光。
“有些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
有人因为这个夏天的残酷益发努力,有人因为这个夏天的严酷破罐破摔。有人看到全红蝉完美跃入水中拿到3个满分的那一刻,泪流满面;有人听到国歌一次又一次在东京奏响无动于衷,“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拼搏过后最终失败,并不可怕、亦不可耻。可怕、可耻的是连跑道都不敢上,人生的奥运会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奥运冠军们满载而归,全红蝉的家已成网红打卡地,辣条堆成山,她也将在万众瞩目中开启新征程。

 
那些还躲在家里做看客的吃瓜群众呢?也是时候该重新出发了。人生难得,总要全力以赴大干一次。哪怕最终止步于自己人生赛场的“颁奖礼”,也虽败犹荣。或者说,在奋斗者的英雄路上,没有失败,只有经历。无论是塔尖的经历、还是塔底的经历,都是铸就无悔人生的俄罗斯方块。
干,就完了!只要干,就有无限可能。等,金牌不会自己飞来。马不停蹄,才有大未来。
谈到马不停蹄,中国财商教育先行者周文强老师最有发言权。有人看过他的自传《因梦而生》后,对他的人生做了一个评价,只有四个字“马不停蹄”。周文强老师倡导:在运动中学习,在战斗中成长。他在找到自己的天命——财商教育之前,曾换过26份工作,但两份工作的间隔,从未超过5天。他早已实现财富自由,却仍在马不停蹄地工作,甚至在开课期间几天几夜连轴转。

 
 
人生若从未全力付出过,从未体验过马不停蹄,你怎能确定,冠军一定不是你?若此生全心奋斗过,下一块金牌,就是你的,下一位冠军,就是你。